“这个问题,朕从前也问过你。”
李承乾顿了一顿,以前问过吗?
“臣忘了!”
李世民道:“你那时说,立业正当时,破虏扬国威。”
李承乾仔细回忆,贞观六年,他和父亲关系还是十分不错的。
那时,他是极其崇拜父亲的,不曾见过战场的残酷,只知道天策上将满身荣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父亲一样,征战沙场,百战百胜。
军事指挥能力,需要系统的训练,以及自身极强的能力。李唐皇室,确实出过比较能打的宗室,但无人可以与父亲比肩。
他能分析利弊,可做的都是文官,没有做武将上过战场,做过小兵,都是战场上的炮灰。
“年少轻狂不知事,才会说那些话。如今大了,人贵有自知之明,臣不是将帅之才。”
杀人!屠城!灭族!
见过了战场的残酷,谁会希望发生战争,那些把战争当做建功立业的人,要么不是底层,要么就是底层的气运之子一路过关斩将,大多数上了战场都是炮灰。
保家卫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这改变不了战争的本质,用死亡去做利益交换,伤痛留给至亲至爱之人,感动留给无关紧要之人。
天子一怒,不一定伏尸百万,血流漂杵,但兵灾一起,绝对生灵涂炭。
人可以不畏惧战争,但不要去期盼战争。
总算看完了,李承乾扫了一眼自己挑出来的那一摞,他将选出来的文章送上前。
“臣赶着去少府监,安排制作火器事宜,这些文章陛下也可以看看,臣觉得可行,最后决断,还是要陛下。”
李世民道:“朕既然给了尚书令的权柄,你自己决断就行,不必这般谨小慎微。”
苏氏的选择,基本就是以后李厥的选择,他是丈夫也是父亲,尊重妻儿的选择,所以他必须是一个好太子,为妻儿铺路,至于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就算不为妻儿,为了自己,也要好好活下去。
决定好好干,老板施恩,就不能往外推,李承乾道:“臣明天在选,今日先去少府监安排制作火器事宜,事有缓急,眼下吐蕃的事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