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中午,肖爱国正在院子晒太阳时。
这时,肖爱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拿着一个凳子也走出房间。
“肖爱玉,你怎么中午洗头?”
”现在还冷,中午洗温度高,容易干。“
他意识到,电吹风此时还没有普及。
“过几天我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在1981年的全球电吹风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电吹风的设计与功能逐渐多样化。
当时的电吹风大多采用简单的加热元件和风扇结构,虽然功能单一,但却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美容工具。
许多品牌开始意识到市场潜力,纷纷推出各自的高档电吹风,价格普遍在100美元以上。传统电吹风凭借多年积累,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产品同质化严重。
消费者在使用那些千篇一律的产品时,逐渐对其简单的功能和粗糙的体验感到不满。他们不仅希望快速干发,还希望能够实现造型、保护头发等多重功能。
一周后。
肖爱国站在实验室里,旁边是肖爱邦和林小芳。
肖爱邦是肖爱国找来的,有了新产品,自然需要负责生产的肖爱邦来跟进。
肖爱邦看着哥哥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禁问道:“哥,虽然我们厂资金雄厚,但这电吹风,你真的有十足把握能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肖爱国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微笑,说道:“爱邦,这并非盲目自信。目前市场上的电吹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是外观和便携性方面,现有的电吹风体积较大且不能折叠,占用空间多,携带不便,例如放在小皮箱中会占据近一半的空间。”
“其次,重量因素导致使用时手臂易发酸,长时间举着吹发会很累。”
“在性能表现上,电机性能不足,风速不够,为了快速干发只能提高风温,这容易使头发枯黄、开叉。”
“而且,其干发速度慢,有时甚至需要30分钟才能吹干头发。”
“在使用体验上,噪音大且声音难听,同时还会产生较大磁场,干扰周围电子设备,如导致电视机有雪花、电话无声、音箱发出电流声等。”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