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哀江头》杜甫(2/3)
托出人的哀伤。“黄昏胡骑尘满城”描绘出叛军占领长安后的混乱,诗人“欲往城南望城北”,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悲痛与迷惘,连方向都已错乱。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诗歌将昔日曲江的繁华热闹与今日的荒凉冷落进行鲜明对比,如昔日的霓旌南苑与今日的宫殿锁门,杨贵妃的受宠与惨死,突出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增强了诗歌的悲剧效果。

    - 以景衬情:诗中多处以景语写情语,如“细柳新蒲为谁绿”,春日美景无人欣赏,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江水江花岂终极”,以江水江花的永恒反衬人的短暂与哀伤,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哀江头》时,正处于安史之乱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经历构成了该诗的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叛军迅速攻占大片领土,唐朝陷入巨大的战乱之中。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长安沦陷:天宝十五年(756 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七月,长安被叛军占领,昔日繁华的都城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怖之中。曾经象征着大唐荣耀的宫殿,成为叛军肆虐的场所,长安的社会秩序、经济生活以及文化氛围等均遭受毁灭性打击。

    个人经历:

    - 流离漂泊:战乱发生后,杜甫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他带着家人一路辗转逃亡,亲身经历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目睹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 被困长安:在逃亡过程中,杜甫不幸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但因他官职卑微,未被囚禁,得以在长安城中目睹叛军的暴行以及都城的破败。昔日繁华的曲江,如今一片荒凉,宫殿紧闭,无人问津。这巨大的变化让杜甫内心充满了悲痛与感慨。

    情感触发:杜甫对国家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怀,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在长安的所见所闻,让他想起昔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曲江的繁华游乐场景,与如今的破败不堪形成强烈对比。这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