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夏夜叹》杜甫(2/3)
代高官服饰),也不如早日回到家乡,进一步强调了戍边生活的困苦,表达对戍卒命运的关注。

    - 悲笳声起,忧思时世(“北城悲笳发” - “激烈思时康”):“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北城传来悲凉的笳声,鹳鹤也在号叫飞翔,营造出一种更加凄凉的氛围。“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诗人在暑热烦闷、身心疲倦的情况下,愈发强烈地期盼社会能够恢复安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

    艺术特色

    - 层次分明,由己及人:诗歌从自身夏夜苦热写起,进而描绘周围夜景,再由景及人,想到戍边战士的艰辛,层层递进,情感不断升华,将个人感受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结合。

    - 情景交融:诗中对夏夜之景的描写,无论是酷热白昼、月光夜景,还是悲笳鹳鹤,都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以景衬情,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动人。

    - 语言质朴自然:杜甫以质朴的语言,如实地描绘出生活场景与内心感受,不事雕琢,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创作背景

    - 社会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安史之乱爆发,社会动荡不安。叛军的肆虐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原本繁华稳定的大唐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战争带来的不仅是人员伤亡和物资损耗,更让社会秩序崩塌,边疆局势紧张,戍边战士长期处于艰苦的防守状态,这为《夏夜叹》中对戍边士卒的描写与同情埋下了时代伏笔。

    - 个人经历: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安史之乱期间,他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磨难。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写《夏夜叹》时,他可能正处于困境之中,亲身经历着夏日的酷热与生活的艰辛,这种切身体会使得他在诗中先抒发自身对夏夜酷热的难耐,进而推己及人,联想到戍边战士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将个人感受与对广大受苦群体的同情相融合,通过诗歌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苦难。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强化个人苦热的感慨:安史之乱致使社会动荡,杜甫生活颠沛流离。在这样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