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功臣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的风采;写画马时,“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描绘真马的轩昂气势,“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将曹霸作画过程及画成后马的神骏逼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如临其境。
情感真挚,寄寓深远:杜甫对曹霸充满敬佩与同情。敬佩其精湛画艺,以大量篇幅夸赞他能让功臣像重焕生机、画马如真龙出世;同情他身世坎坷,晚年漂泊贫困。诗中借曹霸的遭遇,抒发了对世间贤才不遇的愤懑,也蕴含着对自身及众多有志之士命运的感慨,体现杜甫诗歌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一贯情怀。
主旨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通过对曹霸绘画才能、生平遭遇的描述,高度赞扬了曹霸卓越的绘画技艺,对其今昔处境的巨大落差表达了深切同情。同时,诗中也寄寓了杜甫对世态炎凉、贤才沦落的感慨,展现出社会的沧桑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从侧面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曹霸个人经历以及杜甫自身境遇密切相关:
- 社会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当时,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但唐朝元气大伤,藩镇割据、边疆不宁等问题接踵而至,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凋敝,整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昔日开元盛世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这种社会的巨大变迁对杜甫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的诗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物命运,《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反映出时代的沧桑变化。
- 曹霸个人经历:曹霸作为曹操后裔,在艺术上颇具造诣,擅长书法与绘画,尤其是人物画和马画。开元年间,他凭借卓越的画艺备受唐玄宗赏识,常被召见至宫中作画,为凌烟阁功臣画像、为御马写生,一时声名显赫。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政局动荡,曹霸的命运急转直下。他失去了往日的恩宠,生活陷入困境,流落街头,甚至为普通路人画像谋生。曹霸从荣耀到落魄的巨大转变,引起了杜甫的同情与感慨,成为杜甫创作此诗的直接素材与情感触发点。
-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