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月夜忆舍弟》杜甫(1/3)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首联:营造凄凉氛围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开篇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图。戍楼上的更鼓响起,截断了人们的出行,点明了战事紧张、戒备森严的背景。在这萧瑟的边塞秋夜,一只孤雁发出哀鸣。“断人行”突出环境的清冷与孤寂,而孤雁的叫声更添凄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颔联:抒发思乡之情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句为千古名句。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巧妙地融入思乡之情。从节气上看,白露节的到来,让人更觉秋意寒凉。然而,诗人却觉得故乡的月亮格外明亮,这并非是客观事实,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在他心中,故乡有着特殊的地位,即便身处异地,故乡的一切都显得更为美好,强烈地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诉说兄弟离散之苦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诗人直接道出内心的悲痛。由于战乱,兄弟几人四处离散,原本的家已不复存在,连兄弟的生死都无从得知。“皆分散”强调了离散的范围之广,“无家问死生”则将诗人对兄弟命运的担忧与无奈推向极致,深刻体现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尾联:深化忧国忧民情怀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诗人想给兄弟寄信,却常常无法送达,这是因为战争仍在持续。“长不达”表明书信传递的艰难,而“未休兵”则揭示了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诗人从对兄弟的思念,上升到对整个国家和人民在战乱中遭遇的忧思,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体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整首诗围绕“月夜”展开,通过对边塞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兄弟离散、家破人亡的叙述,抒发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安史之乱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他个人的经历紧密交织,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