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春夜喜雨》杜甫(1/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拟人开篇,赞雨“知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人以拟人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灵性,称赞它仿佛知晓季节变化,在万物需要的春天及时降临。“好”字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奠定全诗对春雨的欣喜基调。

    细腻刻画,春雨轻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动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它伴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飘落,轻柔细密,默默滋润着万物,不张扬、不喧闹。“潜”字将春雨拟人化,仿佛它是有意选择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悄然来临;“细无声”则进一步强调其轻柔,体现出春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品质,也流露出诗人对春雨的欣赏与陶醉。

    雨夜景色,明暗映衬:“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绘了一幅雨夜的画面。田野间的小路和天空中的云朵在夜色中一片漆黑,唯有江面上一艘小船闪烁着孤独的灯火。“黑”与“明”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勾勒出雨夜的宁静与深沉,也暗示着春雨在黑暗中默默滋润大地,更增添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想象雨后,繁花似锦:“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从眼前的雨夜想象到清晨雨后的景象。经过春雨一夜的滋润,第二天清晨,锦官城(今成都)里必定是花朵带着晶莹的雨滴,沉甸甸地绽放,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艳丽景象。“红湿”“花重”细腻地描绘出雨后花朵的娇艳欲滴和饱满姿态,表达出诗人对春雨滋润万物、带来生机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围绕“喜”字展开,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以及对万物在春雨滋润下蓬勃生长的欣喜之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春夜喜雨》时,特定的个人境遇和社会环境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个人境遇

    草堂生活的安稳与心境: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春,杜甫此时已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一段时间。此前,他历经多年漂泊,生活颠沛流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