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1/3)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赏析

    首联:惊喜交加

    “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点明诗人所在之地,“忽传”强调消息来得突然。听闻官军收复蓟北,这一长期被叛军占据的地区,对饱受战乱之苦的诗人而言,不啻于天大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刻画出瞬间的反应,“涕泪满衣裳”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喜极而泣的状态。多年来的颠沛流离,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听到喜讯的这一刻,都化作了激动的泪水,喜悦之情如决堤之水奔涌而出。

    颔联:举家同欢

    “却看妻子愁何在”,诗人回头看向妻子儿女,战乱期间一家人愁绪满怀,如今喜讯传来,愁云顿时消散。“漫卷诗书喜欲狂”,“漫卷”一词表现出诗人此时的欣喜若狂,无心整理诗书,行为动作都透着喜悦的随性。诗人将自己的狂喜之情通过对家人和自身行为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前文的涕泪形成呼应,强化了喜悦的氛围。

    颈联:放歌纵酒,归心似箭

    “白日放歌须纵酒”,在大白天便放声高歌、开怀畅饮,进一步渲染喜悦之情。“青春作伴好还乡”,想象在春天的美景陪伴下踏上归乡之路,“青春”既点明时令,又增添了欢快的色彩,归乡的喜悦与春天的生机相得益彰,表现出诗人对归乡的急切盼望。

    尾联:归乡畅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以四个连续的动词“即从”“穿”“便下”“向”,描绘出一条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再由襄阳直奔洛阳的归乡路线,节奏明快,将归心似箭的心情推向高潮。此句想象丰富,一气呵成,生动地展现出诗人迫不及待想要回到故乡的心情。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与他个人的经历紧密交织,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安史之乱的终结: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爆发,持续长达七年多,给唐朝社会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