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四十九》李白(2/2)
为,如婢使贵妃、奴役力士,招致了他们的构陷和谗毁,使他与明皇关系日益疏远,最终被排挤出朝廷。此诗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谊,借“南国美人”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高洁操守的坚守。

    也有说法认为,此诗是李白初入长安,作《玉真仙人歌》欲见玉真公主,却遭玉真侄婿张垍冷遇,自伤才质之美却不遇明主,化用曹植《杂诗》“美人迟暮”之意而作。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怀才不遇的悲愤

    在遭到谗邪构陷、赐金放还的背景下,诗中“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以美人自比,美人拥有绝世姿容却无人赏识,正如李白自己有卓越才华却不被朝廷重用,被排挤出京,这种创作背景强化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对高洁操守的坚守

    即便遭遇困境,李白在诗中仍表达“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体现出他即便不被君主赏识,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高洁操守,如同在现实中,他虽被赐金放还,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中李白从受皇帝礼遇的高光时刻,到被冷落驱逐的低谷,这种人生的巨大落差,让诗中“戚戚何所叹,短歌终此曲”蕴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深深感慨,美人命运的变化也象征着李白自己命运的起伏,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怅惘。

    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无论是因遭谗被逐,还是初入长安遇冷遇,李白在诗中借美人“芳龄”虽逝但仍“自恃”其美,暗示自己尽管遭遇挫折,依然对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渴望有朝一日能再次施展才华,实现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