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二十二》李白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赏析
借景抒情,奠定基调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诗的开篇描绘了秦水从陇首离别流淌,发出幽咽悲切之声,胡马回望北方朔雪,徘徊不前且长声嘶鸣。“幽咽”赋予秦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传达出一种悲伤的氛围,而胡马的“顾”“躞蹀”与“长嘶鸣”,则从侧面烘托出塞外环境的苦寒以及动物的不安,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基调,暗示诗人内心的愁绪。
时光流转,触动归情
-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眼前的景象触动诗人内心,使其产生深深的归乡之情。回忆往昔曾看到秋蛾飞舞,如今又见到春蚕出生,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出时光的流逝。“秋蛾飞”与“春蚕生”分别代表不同季节,暗示诗人在外漂泊已久,进一步强化了归乡的渴望。
景色描绘,强化羁旅愁绪
-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描绘出桑柘叶轻柔摇曳,柳丝繁茂下垂的春日景象。本应是充满生机的美景,却因诗人的羁旅之愁,更添几分惆怅。乐景衬哀情,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诗人感觉时光如流水般飞逝,自己羁旅在外的心像高悬的旌旗般动荡不安。“急节谢流水”突出时光匆匆,“羁心摇悬旌”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不知归期的迷茫。
直抒胸臆,尽显恻怆
-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诗人挥泪继续前行,心中的悲伤痛苦不知何时才能平息。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将内心的愁苦推向高潮,表达出对羁旅生活的无奈以及归乡不得的深深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结合时光的流转,层层递进地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羁旅思乡之情,情景交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