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李白与王昌龄是好友,当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深感愤慨与惋惜,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怀,同时也寄寓了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加重同情之感
了解到王昌龄是因“不护细行”之类的原因被贬,李白深知友人可能是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诗中“闻道龙标过五溪”,通过强调友人贬谪之地的偏远,透露出对友人深深的同情。
增添担忧之情
创作背景中王昌龄被贬官,意味着其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让李白十分担忧,所以诗中借“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暮春景象,营造出凄凉氛围,既暗示了友人命运的飘零,也体现出自己对友人前途的忧虑。
深化牵挂之切
正因为知道友人被贬,身处困境,李白对其牵挂之情愈发深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让明月带着自己的愁心陪伴友人,生动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希望能给予友人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