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七八》李白(2/3)
巨石即将坠落的惊险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凸显了水车岭山石的险峻。同时,诗人又细腻地刻画了水流轻轻拂动着寄生在石上的树枝的情景,“拂”字用得极为巧妙,将水的轻柔与树枝的摇曳生动地展现出来,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和生机。

    整首诗中,李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浪漫主义的笔触,将水车岭的奇异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和感叹。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当时唐朝表面上仍维持着繁荣的景象,但内部矛盾已经开始凸显,政治腐败,社会危机四伏。安禄山势力逐渐坐大,国家面临着潜在的战乱风险,李白预感到了社会的动荡和危机,内心充满忧虑。

    - 个人经历: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秋浦歌十七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他虽有痛快欢畅之时,但总体上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怀才不遇的苦闷一直萦绕着他。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来到秋浦。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其六七八》等诗篇,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愤懑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感慨。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秋浦歌·其六》

    - 时代背景影响:唐朝内部矛盾凸显,李白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融入到诗中对秋浦景色勉强观赏的情绪里,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内心的愁苦。

    - 个人经历影响:李白怀才不遇、漂泊在外,客居秋浦的他,借诗中“愁作秋浦客”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以贾谊自比暗示自己的失意处境,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伤。

    《秋浦歌·其七》

    - 时代背景影响:在唐朝危机四伏的环境下,李白渴望能有像齐桓公那样的明主出现,挽救国家,所以诗中借宁戚的典故,更强烈地表达出自己渴望被赏识、渴望能为国家效力的愿望。

    - 个人经历影响:李白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以山简自比,暗示自己只能借酒消愁,用宁戚、苏秦的典故,表达自己求仕无门、落魄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