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歌的来源与例子(2/2)

    出自宗教祭祀

    《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乐歌改编的,用于祭祀鬼神。如《九歌·东皇太一》中“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展现了祭祀时人们通过唱歌、奏乐来娱神的场景。古代的傩戏也与宗教祭祀紧密相关,其中的唱词和曲调就是歌在宗教仪式中的体现,人们通过歌唱来驱鬼逐疫、祈求平安。

    因情感抒发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是她在经历了战乱流离、骨肉分离等苦难后,用胡笳的音调创作的琴曲歌辞,如“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以悲怆的曲调抒发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则是一首表达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歌,将强烈的情感通过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

    基于语言韵律化

    《诗经》中的诗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很多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言一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很适合吟唱。宋词更是将语言的韵律与音乐完美结合,每个词牌都有特定的格律和曲调,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们按照“水调歌头”的曲调来填词歌唱,使语言的韵律之美通过音乐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受自然界声音启发

    一些少数民族的山歌中有很多模仿鸟鸣、水流等自然声音的元素。比如侗族大歌,其中有的曲目会模仿山林中鸟儿的叫声,通过歌声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还有一些海边的渔民歌曲,会模仿海浪的节奏和声音,如渔歌的旋律往往起伏跌宕,就像海浪一样,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海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