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七》李白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鸣弦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
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赏析
邂逅仙人,心生向往
-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诗歌开篇点明在金华山遇到一位牧羊儿,原来他是超凡脱俗的仙人,“紫烟客”一词营造出仙人的神秘与不凡。
-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仙人一同游历的强烈愿望,然而还没来得及成行,头发却已斑白。这一句既体现出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因岁月流逝而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时间的紧迫感跃然纸上。
批判世俗,强调求仙
-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诗人对那些追逐世俗繁华的人表示不解,他们整日忙忙碌碌,却不知究竟被什么所驱使。这里将世俗之人的追逐与自己对仙人境界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世俗之人对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
-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诗人认为前往昆仑山采集琼蕊,能够修炼自己的精神魂魄,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句进一步强调了求仙问道对提升自我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对精神升华的追求。
描绘仙境,憧憬飞升
- “鸣弦坐松风,泛瑟窥海月。”诗人想象自己与仙人一同坐在松林中,迎着松风弹奏琴弦,又在海边弹奏瑟,窥探海上明月。这两句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且充满诗意的仙境氛围,描绘出诗人理想中的仙人生活场景,令人心生向往。
- “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诗人渴望西山的玉童子能帮助自己修炼成金骨,进而追随黄鹤飞去,与仙人相互呼唤着奔向蓬莱仙阙。此句将诗人对仙境的憧憬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彻底超脱尘世、飞升成仙的强烈渴望,体现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奇幻色彩。
整首诗通过描写与金华牧羊儿的邂逅,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对世俗追逐的批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