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送友人》李白(2/2)
的描述。

    此外,安旗在《李白全诗编年注释》中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郁贤皓则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但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以及送别的对象,至今仍存在争议,尚无定论。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借景营造氛围

    兖州城东的尧祠一带,青山白水环绕。诗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正是眼前景色的写照,创作背景中的实景被诗人写入诗中,为送别营造出清新而略带惆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体现真挚情谊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友人一旦离别,相见便遥遥无期。在尧祠这样的交通要冲送别,更凸显离别的无奈。诗人深知这一点,因此诗中“孤蓬万里征”“落日故人情”等句,借孤蓬、落日表达对友人漂泊远方的担忧和牵挂,体现出两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

    增添洒脱气质

    兖州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李白在此处生活游历,受当地风气及自身性格影响,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气质。尽管是送别,诗中虽有不舍,但“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却在不舍中透着一股豪迈,没有过度的哀伤,展现出诗人独特的送别情怀,这与他在兖州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性格特点密切相关。

    如果是其他创作背景,如蜀中送别范崇凯,可能会因与友人少年时的深厚情谊,而在诗中更多地流露出纯真的不舍之情;若是在金陵等地送别,可能又会结合当地的景色和诗人当时的心境,融入更多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等。不同的创作背景会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在细节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送别这一主题,表达出不舍、牵挂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