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从军行二首·其二》李白(2/2)
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们将一腔热血洒向沙场以建功立业,诗人们也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也有说法认为,此诗与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时,朝廷征召各地军队勤王的事情有关。李白一生渴望报国,实现自己的抱负,虽历经坎坷,但始终未放弃理想。他借这首诗反映了自己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同时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和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盛唐时期的边塞战争风貌和人们的精神气概。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 英雄主义情怀的彰显:在当时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崇尚英雄,渴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诗中塑造了一位在“百战沙场”中身经百战、铠甲破碎仍英勇无畏的将军形象,他在被敌军重重包围的绝境下,仍能“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种对英雄壮举的描写,正是李白受时代精神影响,对英雄主义情怀的热烈歌颂,体现了当时人们渴望在战争中展现自身价值、为国家效力的普遍心态。

    - 报国壮志的抒发:盛唐时期,文人多有报国之志,李白也不例外。尽管他一生坎坷,未能在仕途上实现理想,但创作此诗时,他或许将自己的报国热情融入其中。诗中通过对将军英勇作战的描述,寄托了李白自己渴望像这位将军一样,驰骋沙场、杀敌报国、建立不朽功勋的壮志豪情,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愿意为国家奉献的决心。

    - 对战争的复杂态度:当时的边塞战争频繁,一方面开疆拓土需要战争,另一方面战争也给百姓和士兵带来了苦难。诗中“百战沙场碎铁衣”“独领残兵千骑归”等句,既体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暗示了士兵们的伤亡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又展现了战士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对战争的复杂描写,反映了李白受时代背景影响,对战争的多面思考,既有对保家卫国战争的支持,也有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