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暖阳烘焙坊”的操作台上,照亮了陈阳手中的小木勺和碗里的面团。他站在那里,专注地搅拌着,每一下都显得格外轻柔,仿佛生怕惊醒了面团中的精灵。
林鸢站在一旁,手中端着一杯刚冲好的咖啡,热气袅袅上升,与阳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她看着陈阳的动作,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忍不住开口说道:“陈老板,你这是在做面包呢,还是在画艺术品啊?”
陈阳抬起头,也笑了笑,他的笑容如同清晨的阳光一般温暖,“我只是在练习新的发酵配方而已。”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透露出对烘焙的热爱和执着。
林鸢听了,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你的面包都已经这么香了,还用得着这么讲究吗?”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调侃,但更多的是对陈阳手艺的认可。
陈阳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继续手中的动作。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田野上,思绪渐渐飘远。
几个月前,他开始尝试用本地特有的小麦品种\"金穗\"制作面包。这种小麦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非常适合用天然酵母发酵。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他和几个农场主合作,成功种植了这片金黄的小麦田。
但是,陈阳心里明白,仅仅用面包展示地方小麦的独特风味还不够。他希望,这些面包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人与土地,连接起不同的文化。
---
2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巴黎郊外的一座小村庄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面包店的操作台上,照亮了艾兰忙碌的身影。他熟练地揉着面团,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然后放入烤箱中烘烤。面包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店铺里,让人垂涎欲滴。
艾兰是一个享誉欧洲的面包大师,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的面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然而,尽管他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他却始终记得自己祖父母教导他的一句话:“面包是有根的,它的根扎在泥土里。”
这天,艾兰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他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邀请。邀请人是陈阳,一个对面包充满热情的中国人。陈阳希望通过一场“国际面包对话”,将中国本地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