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还发现。
一到晚上,就有人负责教授这些士卒识文断字。
他了解了几天,发现这五百驻军几乎都识字。
不少人甚至还写得一手好字。
这下就有些惊到他了。
之前就听说杨升在雁门三郡推广全民教育。
但现在看来,军中他也没放过啊!
同时这五百人还承担着给在奢延城的徐荣转运粮草的重任。
看了几天,他发现这支大军除了精锐,还是精锐。
而他也放心的在肤施开始安抚民众、开垦荒地、新修水利。
再加上晋阳转运来的耕牛、种子、各类物资和十几个读书人辅助。
上郡原本凋敝的民生也在逐渐恢复当中。
他知道,这些是杨升在军事和政治上渗透上郡,但他觉得这都没什么。
反正受益的始终是老百姓,他们也都是大汉的官员。
除非杨升扯旗造反,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看着上郡日新月异。
他也乐见其成,直接从这十几个人当中挑选了一些县令和太守府的属官。
在离石的华歆和他差不多,坦然的接受着这一切。
也在招抚流民,恢复民生。
而且不久前修到肤施的水泥路,他更是一惊。
毕竟有了这条路,不管是出兵支援地方和转运粮草、物资,速度必然大大加快。
几天后,肤施就陆陆续续有商队来往。
这更是让他喜出望外。
从来到肤施已经快一个月了,虽然民生是初步安定下来了。
要恢复起来,需要两三次丰收以后就能解决。
但这里的经济呢?
先不说最要紧的粮食了,就连食盐和布匹这些日常生活所需都没多少卖的。
现在有了商队和这条路,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果然!
随着商队的到来,城内几天时间就有人开起了几十间商铺。
他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商铺虽然售卖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但上郡都是些穷人,一家人温饱都难以解决,哪里有钱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