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州本来是离阳东南角的一个州,其境内盛产稻米粮食,被称为鱼米之乡。
只不过,因为大周和离阳的战争,导致了吴州境内流民以数倍增长。
但吴州长期安定祥和,大周跟离阳的战争在此地也没有激烈的对战。。
所以,当地官府还是有一定限度得开放粮仓。
每隔一天基本上都会施粥布恩,安排官府人员来监督粥量情况。
州刺史甚至规定,如果筷子不能立在开仓放粮后的米粥之上,那么当地的施政官就要掉脑袋!
但是,这并不是整个吴州地界的郡县全部如此。
有一些远离州治所的郡城县城,基本上对于州刺史的命令都是阳奉阴违的。
比如射阳县。
射阳县在吴州的西北角,距离湖州很近,同时北边又和越州接壤。
所以射阳县处于吴州,湖州,越州的正中心。
而且还是淮河分流的位置,可以说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一点不为过。
州治所是隔一天施粥一次,但射阳县却是隔三天施粥一次。
而今天,就是射阳县官府施粥布恩的日子。
射阳县北门前,官府在这支起来了一个大棚子,棚子里有三口大灶,都是黄泥土搭建而成。
不用想就知道,这肯定是临时搭建的。
那三口大灶上放着三口大铁锅,仔细看去。
会发现大铁锅全都是锈迹斑斑,想必是从那个库房里随便找来的,存放了很久的陈货。
每个大灶前都有两位杂役,看他们的打扮想必也是随意被官府喊来帮忙的农户。
他们在用两米长的竹竿勺奋力得搅动这锅里的米粥,但与其说是米粥,倒不如说是一锅米汤更加的合适。
只见米汤看起来十分浑浊,那些用来熬粥的米应该也不过是放了两年以上的陈米。
光看熬出来的米汤,就会感觉这根本不是给人吃的东西。
大棚外,无数的流民灾民已经排起了长队。
这些灾民流民,无不都是骨瘦如柴,身形佝偻。
他们浑身散发着腐烂味的恶臭,看起来全都是眼眶深陷,毫无精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