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之…继位,已经是闹的天下纷乱、议论万千,不能再背负此等骂名。”
“朕知道,琅琊王入长安,是为了庇护李恪而来。”
“但,除李恪之机会成千上万,不在乎今时一朝一夕。”
“虽长安内外仍有隋朝余孽,李恪之生死关乎大唐安稳。”
“然之叶鼎之身死,也该叫那些宵小安分些日子。”
“加之,琅琊王本身身系东海之责,不可能于长安久待,这些日子,你且安稳些,切不可和琅琊王为敌。”
听着李世民的叮嘱,长孙无忌又能如何,他只能躬身谢恩。
劝说无用,长孙无忌明白李世民忌惮诸多,心意已决,便漠然离开了皇宫。
走上长安大街,长孙无忌心中凄然。
纵然他身居大唐宰相,智多近妖,可终究抵不过一纸兵权。
这琅琊王入长安便能叫他手中天大良机漠然消逝。
如此一事,叫长孙无忌明白了许多。
单凭智谋,许多事情是无法谋得的。
手中要有兵,才有主动权!
可他身为大唐宰相,乃是文官之首。
靠着正常手段如何也不能获得兵权。
李世民也万万不会如此放心。
如此,若要有兵,便只能暗中培养。
可长孙无忌又不是想反叛大唐,圈养私兵便既危险,又难用。
长孙无忌便想到,不如培养一个杀手组织,这组织暗中既可帮助他了解天下情报,又能在关键时刻出手暗杀,替他去除政敌。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终于释然。
而既然已做此决定,长孙无忌觉着事不宜迟。
离了皇宫后,便回府着手相关事宜。
他手中本来就有死士斥候百名,便借由这百名死士斥候作为基地,秘密找寻江湖上善于暗杀、情报之流的武学高手。
一个庞大的暗杀组织便悄然在长安渐渐兴起。
名为:暗河组织。
将相关命令下达后,长孙无忌看着手下死士斥候尽散出去,眼神渐渐变得森然。
他的这一组织成型后第一个要除掉的人,便是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