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在议事厅商量完要买哪些装备后,孙焕之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对朱由渠拱手道:“殿下,您刚才说,我们如今还没有制造和修复武器的能力,那么随着军需的损失,我们得不到补给,那可是个大问题啊。如果一直找官军买,非但会被那些兵痞敲诈,在紧要关头他们也未必卖给我们,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兵器作坊才行。要建兵器作坊,那我们需要相应的工匠,所以在离开之前,我们还应该招募一些工匠跟我们一起北上。”朱由渠点点头道:“孙卿言之有理。”随后看向张君泽道:“君泽,你对这里更熟悉,这事你去办。记住不要只招募工匠本人,如果他们的家人愿意就一起带上,给足他们安家费。”“诺,我这就去。”张君泽拱了拱手便出去了。
待张君泽走后,朱由渠见孙焕之摸着胡子,若有所思的在想什么。于是问道:“孙卿在想什么了?”孙焕之继续摸着胡子道:“殿下,说到工匠,臣推荐一人共殿下定夺。”朱由渠一听兴奋道:“孙卿就别卖关子了,谁啊?”见朱由渠如此心急,孙焕之笑了笑,不紧不慢的说道:“殿下别急,此人姓宋名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宋应星!是他。”朱由渠有些激动道。孙焕之一听不解的问道:“殿下认识?”朱由渠心想,这么个大科学家我能不知道嘛。但他又不能那么说,于是摆摆手道:“哦,不认识,我只是听行商说过此人。据说他还写了本书,叫什么《天工开物》。”孙焕之赶忙接话道:“对对对,就是此人。他曾六次参加科举不中,而且也不善为官之道,所以仕途一直不顺。但此人精通格物之道,手下一帮弟子也个个精通此道。如今他赋闲在家已久,殿下何不招揽了?”朱由渠高兴之余,又面露难色道:“可这宋应星,虽赋闲在家,但孤与之并不相识。不知孙卿可有办法?”孙焕之继续不紧不慢道:“殿下莫急,老夫与这宋应星倒是相熟。我昔日任江阴县丞时,他在我手下任典史。此人虽与其他吏员并不相好,但与老夫确是莫逆之交。我只要休书一封,他定能前来。”“好!若能如此,孤得一贤才也。对了,能否让他的那些弟子也一同前来?孤定当重用。”孙焕之闻言有些面露难色道:“殿下,老夫只能请的动宋应星,这其他人嘛,还是等宋应星来了您再跟他说吧。”朱由渠搓了搓手不好意思道:“哦,对,孙言之有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