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手机闹钟那尖锐的声响如同一记急促的号角,瞬间打破了石洞中的宁静,硬生生地将我们从酣甜的睡梦中拽了出来。
我迷迷糊糊地伸手在旁边摸索着,关掉手机闹钟后,慵懒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浑身的关节像是许久未活动的老旧零件,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响。
刘浩早已精神抖擞地坐起身,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别样的光芒,那股子精气神和昨天疲惫不堪的样子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果然,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比任何良药都管用。
给照顾一晚上火堆的黑娃投去一个大拇指,轻轻一招,黑娃再次化成黑龙戒指套在我的手上。
我们走出石洞,抬眼望去,远处那仅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正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晨雾之中。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炊烟袅袅升腾而起,就像一条条轻柔的丝带,在宁静的村庄上空蜿蜒飘荡。
微风轻轻拂过,浓郁的饭香直往鼻子里钻,引得肚子里的馋虫开始不安分地闹腾起来。
刘浩显然是被这饭香勾得更加心急了,他迫不及待地转身从角落里拖出行李箱,双手各拎起一个,大步流星地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那急切的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能飞回家。
回想起昨晚骑在野猪背上赶路的时候,刘浩就赶忙掏出手机,给家里发了信息,告诉家人车子误站了,需要在县城住一晚,今天一大早就会回来。
看着他那熟练又着急的样子,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就是背井离乡求学的学子,平时总嘴硬说不想家,可一旦有机会踏上回家的路,身体却比谁都诚实,一举一动都透着对家的深深眷恋。
“笑笑,快,快,我都快饿死了!”刘浩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冲我连连催促,眼神里满是焦急与期待。
“来啦!”我一边应着,一边抬手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小跑几步赶上刘浩,伸手接过一个行李箱拉着。
刚走进村子,刘浩就热情洋溢地和边村口张望的村民们打起了招呼,“大娘”“叔叔”“奶奶”叫个不停。
村民们眼中略有惋惜,也都笑着回应,纷纷夸赞老刘家的大学生回来了。
有问题,村民好像都在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