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十五天匆匆而过,已然到了月底。王爷曾说中旬就要出发,可究竟几号开始营业?赵亚楠不禁在心中暗自盘算起来,于她而言,自然是希望能尽早开业,毕竟早一天营业,就能多一份收益。
她仔细查看着各个部门的进展情况。工匠们的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舞台今日便能竣工。就在这时,一副拐杖的模样突然在她脑海中浮现。不如趁此机会,让工匠今天就把它制作出来,等何三回去的时候,带给何叔。有了这副拐杖,何叔肯定比扶着椅子走路要强得多,而且拐杖底部的支撑点做得足够稳固,即便没人帮忙,何叔自己也能慢慢走动了。
之后,她又找来孙景辉和萧逸尘。此前交给他们的几个本子,都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她给孙景辉安排了花木兰的故事,让他进行创作,又给萧逸尘布置了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并叮嘱他们,一旦写完就立刻联系自己。目前只排演了五六部舞台剧,她得抓紧时间。只有先有了剧本,才能从中挑选出精彩的故事进行排练;也只有有了剧本,说书先生才有内容可说。其实,她脑子里的故事相当丰富,可这两位大秀才仅靠手中的笔来书写,还得对文字进行润色加工,着实很不容易,这段时间他们一天都未曾休息过。
厨师这边也学得差不多了,每天那些做得不太好的饭菜,都被内部员工消耗掉了。赵亚楠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戏班大概有十二个人,再加上两个厨师以及其他杂工三人,这样就有十七人了,算上她自己,将近二十人。每天的生活开销,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最近布置雅间、搭建舞台,也花费了不少银子,她那五十两银子眼看就要见底了。旗袍和鞋子制作完成了,可男团的皮革服装费用还没结算。她的压力着实不小,现在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
每天忙得晕头转向,连这楼的新牌匾都还没定下来。赵亚楠赶忙找来孙景辉、萧逸尘这两位大才子,还有徐掌柜,一起商议新名字。几人一番讨论,选出了“清明茶园”和“芷兰茶庭”这两个名字,大家各执一词、各抒己见。经过一番权衡,最后决定将剧院取名为“芷兰茶庭”。孙景辉挥笔写下这四个字,赵亚楠十分满意,当下就决定去定制一块大大的牌匾。茶庭马上开业还叫着以前的名字,实在太别扭了,得赶紧把牌匾定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