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萧三纲,通过先祖科技系统学习子系统界面才懂得,这里面所说的“三纲”本意分别是: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其“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
这样的名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意义,其中“三纲”就意味着做人要有规矩,要懂得上行下效;
必然附带的“五常”,就代表了能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也意味着,先祖对于子孙后人,在古代时就存在的至理名言,对人漫长的一生,充满了美好期望。
现实中的萧三纲,过得却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也充满了戏剧性。
尽管萧三纲自己也明白,其自身的实力,还有一生都将拥有的,那有着如此寓意深远且重大的名字。
也懂得名字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也努力得践行着名字背后的人生意义。
但残酷的社会现实,还是会无情地打破,家人们美好的想象。
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年龄近40岁的萧三纲,在经历从高中都未能毕业,便早早地辍学到社会闯荡,开始了艰辛的打工拼搏生涯。
这些年来,萧三纲四处奔波,风餐露宿,努力打拼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稍微好一些,空闲时也会学着权利者那样品茶读词。
可即便如此,萧三纲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冷水泡饭、开水烫菜、烂肉煮米饭更是常态,
更甚至于某些时候干嚼方便面、地瓜,仅仅都只是为了维持住温饱而已。
萧三纲也时常会因旁人的话语中,提及到他的名字,陷入深深的自我拷问之中:“难道我真的是还不够努力吗?”
但萧三纲思维回转又一想,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在建筑类工地上度过的一段,极为艰辛的日子。
一个月里,他工作了足足 28 天,那个月也就只有30天!
高强度肉体劳动下,每一天的睡眠时间仅仅只有大约 3 个小时,那时的萧三纲,也才刚刚成年没多久。
就这样,建筑还未完工,萧三纲最终拖着疲惫不堪,且患病的身躯,怀揣着那辛苦打拼得来的半年工资几千元,踏上了回家之路。
萧三纲依稀记得,这回家的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