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 第15章 花荣忧思官风腐 花勇紧筹作战需(2/4)
地位,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其实在有宋一朝,特别是每逢战争这种急需巨额钱财的关键时刻,朝廷上下就愈发无所顾忌地大肆操办买官卖官之事,来凑集军费。

    公元994年,“高梁河车神”宋太宗赵光义,率先开启了宋朝卖官的恶劣先例。

    令人玩味的是,他卖官时还显得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所索要的并非金银财宝,而是粮食。

    其卖官的价格标准清晰,捐赠1000石粮食便能赐予爵位一级;

    拿出2000石粮食,就能获得一个助教的名额;

    若奉献3000石粮食,就可以当上本州文学;

    给予4000石粮食,便能拥有大理寺评事的头衔;

    掏出5000石粮食,直接给予文字出身,算是正式干部了;

    花费7000石粮食,能够换来一个州别驾的职位,不过这个职位却没有签字处理公务的权力。

    要是谁家财大气粗,愿意大出血拿出石粮食,宋太宗或许也会一咬牙,狠心给予一个太祝、殿直的身份。

    那么,这些官职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

    就拿殿直来说,每月工资仅有5000文以及15石粮食,算下来,需要领将近60年的工资才能回本;而太祝每月的工资也不过8000文罢了。

    因此,这些官员要想回本,其采用的方法,大家眯着眼睛也会猜到。

    有了老祖宗开头,后世的赵家后人卖官创收的方式就多种多样。

    宋仁宗规定,土豪们帮助政府在陕西六路边境上建造城池,也可以当官,如果哪个土豪可以付出数万个“工”的钱财,他就可以拥有“同学究”等官职。

    此外,谁给前线运送了数万束草料,也能换官。

    这种以物资换取官职的行为在当时社会屡见不鲜。

    在北宋的官场,官职仿佛成了一种可随意交易的商品。

    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地方豪强,只要能提供朝廷所需的物资,都有可能获得官职的赏赐。

    当今的官家和他历代祖宗相比,绝对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堪称卖官的狠角色。

    他在东京大肆操办“花石纲”,这浩大的工程急需大量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