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终于让百官当面见证了自己能像太祖太宗一样斩将破阵,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以梁、蒋两位大学士为首的全体朝臣坚决制止了正德把报捷露布沿运河传到北京的企图,一切如同当年应州之役,就连乔宇、丛兰都不敢站到正德一边。
正德与朝臣的相爱相杀不影响其他人的叙功。徐天赐如愿以偿升上南京锦衣卫都指挥使佥事兼南京后军都督府佥事,备注:掌南京锦衣卫事,即主持南直锦衣卫全面工作。
太祖高皇帝给武官的品级定得太高,一堆堆的武官动不动就是一品二品,一、二品升无可升了。在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后,为区别一二品武官的高低,朝廷只能给个别立下军功一、二品武官加上五军都督府的兼职,方便领导其他的同品级武官。
徐天赐与兄长魏国公徐鹏举一样处于实习期,只待实习期满,分别接任南京锦衣卫都指挥使和南京守备大臣之职。
许大、郭雷等人也各有升级,不过还是那句话,大明王朝官员不看品级不看待遇,只看任命书的最后一句话有没有“掌某事”这几个字。所以舅舅、小舅子升官,不影响他们不坐班不点卯,照样做生意。
国子监九品学正张岳因“见微知着深谋远虑”之功,比同时被贬的一百多名京官早一年复职,而且被行取为南京都察院的御史,立刻领先其他天涯沦落人三个身位。
根据大明王朝官场潜规则,御史、给事中职位与其他部门的职位完全不同。大明王朝有很多御史、给事中一连七八年都是七品,一旦外放,立刻七品直接跳到四品。所以张岳从行人司的七品行人转为七品御史,等于原地升一级。
只有杨植没有报功,目前还是一名总旗。连赵大张二都升了总旗,尽管赵大张二依然是杨植的仆役一般。
张岳离开南京国子监之前请杨植同学喝酒,自然叫上徐天赐。
席间张岳怒气冲冲对徐天赐道:“杨小友如果走武官的路子,几次叙功,现在升个镇抚使不成问题!
你那天为啥不让杨植去东华门历险,你不能欺负老实人!”
徐天赐大呼冤枉说:“杨植坚决不去东华门,也阻止我为之报功,与我何干?”
杨植知道张岳为自己好,安慰张学正说:“张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