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34章 小三元的秘密(1/7)
    临近院试只有十天,不能再拖了。能想到的事先安排好,考虑不到的,走一步看一步。

    凤阳县的十几名童生雇了两辆大车赶往滁州,唯独杨植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显得另类,一路上引得不少农妇驻足观瞻。

    县衙门户房的黄书吏自然也在车上,他本来对自己能穿上襕衫已不抱希望,去年杨植的一番话又唤起他内心深处的欲火!

    看到杨植如此骚包,路上黄书吏趁中途休息对杨植说:“杨植,你记得你的承诺吗?”

    杨植见四下无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身为读书人,为何如此被名利之缰所羁绊,患得患失!”

    你踏马的不说人话!但杨植是县试府试案首,身份至少和黄书吏对等,甚至还高于他。

    黄书吏忍气吞声说:“我多年未参加考试,八股制艺生疏!昨晚娘子还劝我休听你空口白话,说江西鬼子信不得!”

    杨植生气地说:“没有江西鬼子一说,只有南昌鬼子!我原籍五岭山民,昔日赣州府出名的铁嘴铜牙金不换,诚实可靠小郎君!说让你中秀才,你就能中秀才!”

    一路上杨植老神在在,黄书吏忐忑不安,不久来到滁州府。

    本科江北五区的院试准备工作,由滁州府担当。凤阳府考生照例去府衙填写报名表,写上祖宗三代身高长相、互担做保不舞弊。

    报完名后,考生照例盘下一个小客栈,放下行李后,照例去看考场。

    考场照例放在滁州府学。大一统王朝的特点就是各地城池的布局,衙门、官学等国有建筑都是照例复制粘贴,其方位、门脸非常固定,好认。

    滁州府学的建筑格局和凤阳府学一样,学堂大门照例上书“儒学门”,学堂内部照例有文昌阁、明伦堂等楼堂。府学门口照例一个池塘,塘边照例种着槐树、柳树。微风吹过,学堂门口照例是阴风阵阵,愁云惨淡!

    门前照例有一个滁州老童生绘声绘色给众考生讲着府学掌故:“每逢雨夜,滁州府学秀才们就会看到一个湿漉漉的人在府学飘荡,逢人就说‘子曰’……”

    大明人民的版权意识何其淡漠!

    杨植怀疑这个都市传说不但凤阳府有,滁州府有,甚至江北五府、南直的应天苏州松江常州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