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4章 爹味(2/5)
龄少年壮,正处于发育期,但也说不上姿貌轩伟,只是一个长相端正的普通人,脸色黧黑,与久被烈日曝晒的赣粤当地乡人无异。

    但杨植身上的气质非常独特,是明朝士人所推崇的平和、洒落的气质,仿佛见惯大场面,不似土匪山贼视天理王法于无物的浑不吝。

    巡抚大人王阳明目视杨植良久,开口问道:“少年莫非杨植乎?”

    杨植回过神来,才想起自己今后一生幸福系于王阳明一念之间,气势顿挫,不由得躬身拱手说:“山野村夫杨植,见过巡抚大人。”

    大帐里的亲兵看不下去了,口中喝道“大胆”,就要上前动手。

    王阳明倒是挥挥手,表示不计较,又问道:“干本分事,持平常心,做自在人。你已失去平常心了。我且问你,你既未进学,平日所读何书?”

    考上秀才称为进学,王阳明是想盘盘道。

    杨植恭敬回答说:“小子家贫,唯在村里私塾读过蒙学而已。”

    王阳明狐疑不已,继续追问:“你给池贼所出上中下三计,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杨植想不到王阳明已知晓自己出山第一计的事,当即心念电转,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坤坤,就看自己怎么说了!要勾起王阳明的好奇心!

    杨植回答道:“听人说三国故事,心中有所得。前人所行,由我生知;万物有行,行有其理,由我知理。”

    我的智慧来自对前人经验的总结。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有其客观规律,被我认识到了!

    王阳明眼神一亮,深深地看了杨植一眼,换一个话题问:“你如何知道大明律令?”

    杨植回答说:“小子失陷匪巢,日思夜想盼望天兵解救,若大旱之望云霓。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天兵到来,我怎样才能让天兵知道我是良民呢?

    我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我皇明天兵自然是依律而行,那么当天兵知道我学习了大明律例,自然知道我是良民。这也是我仿效当年乡老研习太祖高皇帝《大诰》之旧事。”

    王阳明一时哑然,杨植这些话如果深究起来,说明杨植的本心,或者说杨植的行事逻辑与其他人不一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大明盛行神童文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