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5章 收留高顺(1/4)
    眼见张尘对一名乞丐如此动容,一旁的吴管家不由心起疑窦。

    高顺先是一愣,但随即便认出张尘,忙起身还礼道:“张公子宅心仁厚,多济贫苦,奈何那些人不知好歹,竟害公子性命,顺岂能见死不救?”

    闻听此言,吴管家猛然想起,那日他在城中遍寻张尘不见,后来还是两个市井孩童告知,说张尘被人打昏,人已被送到了医馆。待他赶到医馆,郎中说是一个蓬头乞丐将他背了过来,还拿出身上仅有的几枚钱替他付了诊费。

    方才少爷说“救命之恩”,难道,当日那个乞丐,便是此人?

    吴管家想到此处,也打量了高顺一眼,不觉肃然起敬。

    一介贫苦乞丐,竟能为了陌生人,甘愿掏出身上仅有的钱财,此人,真乃义士!

    想到这,吴管家也赶忙施了一礼。

    张尘随即又拱手道:“壮士委身市井,不行乞讨之事,足见气节未改。那日,我见壮士仗义出手,颇有武勇,如今我府上正缺一护院之人,不知壮士可愿屈就?别的不说,每日三餐,按月例钱必不会少,总好过在此风餐露宿的强。”

    张尘说罢,一脸热切地看着高顺。

    自来“雪中送炭”最暖人心,高顺此时正是落魄之时,张尘的话无疑深深地暖进了他的心里。

    可他一向为人忠义,若当真应下,日后便要一辈子留在一个商贾身边为奴为仆。大丈夫志存高远,他怎肯甘心一辈子做个看家护院之人?

    思及此处,高顺一时间不由陷入两难。

    张尘见他面露迟疑,便已知晓七八,这必是高顺的忠义之心令其为难。

    于是,张尘便道:“壮士于贫贱之时不改气节,可见志在高远。若蒙不弃,可先于某处屈就一二,日后但有去处,可自离去,张某绝不阻拦。”

    张尘坦言着,心中亦有思量。

    目下是中平二年,灵帝尚在,大汉江山虽有倾颓,但还不致崩塌。况且董卓未进京前,群雄逐鹿之局未显,天下又何来明主?

    而自己筹谋之事若成,便可摇身一变,成为士族。日后只待时变,顺势起事,便容易得多了。到时,凭自己对三国脉络走向的熟知,必能先人一步,快速崛起,还怕他高顺不诚心归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