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淮阳一役,虏军大败,青、徐间义民蜂起,抄虏运车,袭杀虏兵,南归者是一批接着一批。那时候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若非当时先帝登基不久,未遑远略,只是遣使以示怀柔,否则现在有没有北朝还未可知!”
说到这儿他神情略黯,叹了口气道:“可惜时机已过,如今,如今”
柳憕突然说道:“现在南北无战事,已近十年,我大齐兵强马壮,国运昌隆,正当尽起精锐之师,剿灭北虏!以我愚见,大军可分三路:
一路出荆、襄,叩关、河;
一路出徐、豫,捣许、洛;
一路出青、冀,指彭、沛!
步骑并合,水陆交掩,大兵一出,中原必有投袂而起者!
到时内外共伐,三路齐进,破贼必矣!”
王扬听了忍不住发笑,马上低头吃菜,及时隐藏了神情。
颜幼成则听得热血沸腾,叫道:“好啊!柳兄!将来你若为帅,我一定跟着你建功立业,克复神州!”
庾黔娄沉默不语。
收复神州,谈何容易?
先不说打不打得赢,光以荆州而论,只是防守,州内开支便不足以应付,还需朝廷额外拨付资费两千万钱,五千匹布,外加三万斛粮食。
即便这样仍然不够,还要另外从江、湘二州再运六万斛粮,可谓捉襟见肘。
要是再北伐,钱粮从哪里出?国库能支撑得住?就算能,能支撑多久?
他看了一眼慷慨激昂的颜幼成,又看了看意气风发的柳憕,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庾于陵。
同样的血气方刚,同样的朝气蓬勃。
或许是自己在官场呆久了,瞻前顾后,畏手畏脚,这样如何能成事?
像柳憕说的那样,豁出去干他一次,说不定反而能建奇功?
庾黔娄正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全然没看到自己的父亲正以手支额,挡住泛起冷笑的嘴角。
颜幼成正在兴头上,看向王扬、庾黔娄,拍案道:“王兄、庾兄,到时咱们一起上阵,阅千里江山,取万户封侯,如何?”
庾黔娄拱手道:“敢不从命!”
王扬抬头,笑着拱手:“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