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近七旬的老人在一个咖啡馆里面对面的坐着。男的说:我差一点没认出你,变化真大。女的说:是的,变化真大,但我觉得你没怎么变,一眼就认出来了呢……男的又说:有30多年了吧?女的说:整整40年,我记着呢,我们40年没有见过面……那一年……
停了片刻。那女人看着男人缓缓的说:怎么现在才来找我?我,我等了你这么多年……
20世纪中叶。平静而稳定的社会正在有条不紊地踏着他的脚步运行,在这风平浪静的表层里暗中涌动着一股激流。这股激流以超出人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蓄势待发。它的爆发不亚于一颗能量巨大的原子弹,所蕴含的当量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1965年夏,炎热的季节,静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洒下的银光映照在这座寂静的大院里。
这是一座怎样的大院?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一下。
那年,这座城市里有好多老式建筑。在这条胡同里,就有好几座老式的院落,其中有一座院子是这样的。在南北走向的胡同深处,这座院落的大门向西开着。院落地势很高,院落的大门口外有几层石板的台阶。具体是几层?七八层吧,没有太多的人注意。拾级而上,门洞的进深将近有五六米。大门的两旁各立着鼓状的石墩。显然,最早住在这座大院的主人是一员武将。走过门洞10米左右,迎面是一个大影壁,影壁上面雕刻着一个大大的福字。挨着影壁的左面是一个宽大的门廊,穿过这个门廊便进入大院。
那时候这座大院保存的还算是基本完好。门楣门柱门槛基本都在。所说的门楣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按古代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官邸官府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哪怕你是大户人家富甲一方没有官面上的身份也一样不能在宅门上标示门楣。再加上门前台阶的级数约有七八级。相传这座院子里住过总督或者是其他的大官,可见早年其显赫的程度。
这是一座省会城市。现在在这个院子里居住的是省公安厅和省检察院的干部。这些干部里,本市的人少,大多都是其他省市随军转业到地方上的外地人。院子里居住的人口音比较杂,真可谓南腔北调。
走过门廊,映入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