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二十四年,八月初九。
八月初九是个吉祥的日子,这日是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这一日古代帝王会祭祀天地,民间百姓也会组织祭祖、扫墓,以示对天地祖先的敬重与孝顺。
人们会进行登高望远的活动,文人墨客也会赏菊品茗,还会制作重阳糕等传统习俗。
今天还有一个节日名称叫元成节,是青华帝君(太乙救苦天尊)的诞辰,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拜,祈求平安和健康。
在农耕社会中勤劳且有智慧的古人,还会在这天仔细观察天气的变化,预测未来的气候和收成。
今日更是举行院试的日子,更是成为生员的最后一关。
今日太阳公公也格外给脸面,让人觉得暖洋洋的同时又并不觉得热,想必也是怕热着未来的文曲星们。
李瑜望着尚且还紧闭着的考棚大门,握着考牒的手忍不住捏了又捏,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当年跟着母亲进了李家,那是靠着继父与母亲改变命运。
可今日进了考棚,再出来命运是否改变就得全靠自己了。
吴景诚没心没肺的倒是丝毫不慌,宁源学富五车、稳得一批甚至直接在地上打起了坐。
情敌于光眉头紧锁,偶尔视线扫过来都是敌视。
待琢磨着贡院门口将要打开,宁源这才慢悠悠地站了起来。
果然在宁源站起来后不久,考棚的门便被打开,书吏与学政监考官们也早已准备好自己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李瑜轻车熟路地找到自己的考位。
院试正试只有一场,然后还有一场覆试便结束了。
考试内容与县试府试差不多,都是需要考生通过默写、解释和论述等方式来展示对经典的理解。
说白了,就还是考察你的基础知识够不够扎实。
主考官陈据陈学政来自贵阳府,还有御前红人巡按御史王知秋,与别省的书院山长。
全省共五十名生员,将从这数十名监考官手中诞生。
今日考题共六类,只一天时间答题,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李瑜觉得晚饭都可以不吃了。
第一道是写八股文,题目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