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6章 小老三李琏(2/4)
命运可不一样,他们也怕他以后出息了怨恨他们。

    好在孩子还小,对他好几年不愉快的事儿也就忘了。

    听到弟弟穿上新衣去了学堂,李瑜的心情这才好受了许多。

    他很是用功,特别是在练字方面,一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毛笔字本就是自身的不足。

    二是听先生说要是能够写得一笔漂亮的字,考官看了心情愉悦说不定会格外给高分,走点儿狗屎运就能逮到最后几名上榜。

    可是毛笔字哪是那般容易练好的,沈瑜每日早起晚睡刻苦练习,每月灯油钱都多花了一百文。

    一年后手都给磨出了茧子,可他依旧觉得自己进步甚是缓慢。

    “你这字不是挺好的吗?”吴景诚觉得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先生不说你就证明你的字并不烂啊。”

    这才不过短短一年,他这位比自己晚开蒙两年的同窗,功课便已经追上自己的步伐不说。

    偏偏他还不知足?

    若不是知晓好友的为人,他都觉得此人莫不是在故意炫耀不成?

    李瑜觉得他眼睛有问题:“连你字迹的一半都比不上,哪里好看?”

    景诚满脸无语:“我三岁就开始写大字了。”

    他写了四年才有这个成就,思源写一年就想追上?

    那岂不是神童中的神童?

    李瑜奇怪地道:“不是四岁才开蒙吗?”

    怎么三岁就开始写大字?

    “你是不知道。”说起这个事儿,吴景诚眼睛都亮了:“这事儿还得从六百多年前,杀入云朝的一位草根说起。”

    “那时候的科举说是贫民也可以考,但是实际上却都是给贵族准备的,当时有个叫刘永的读书人,考了十一次不中才知道其中把戏。

    于是造反杀入京都杀遍王公贵族,这还不够还五姓七望都杀了个遍。

    因为这场意外皇室败落,天下历经了近一百年的乱世,而后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啊。

    所以后来新朝建立后便汲取了教训,科举再也不是流传于形势的东西,真正成了寒门子弟翻身的机会,于是所有人对科举都积极了起来。

    说是四岁送入私塾开蒙,其实有点本钱的家庭从刚会说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