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秋很是满意李瑜的卷子,给出了甲等案首的高评价,可其余阅卷官们却更喜欢宁源的卷子。
十几个考官凑在一起商讨许久,最后决定少数人服从多数人,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宁源是甲等案首。
规矩是凡名列第一者,称为案首,而宁源的县试、府试、院试成绩均为案首,这也被称为小三元。
李瑜最后的名次是甲等第五,吴景诚则是乙等第七。
王知秋像是格外欣赏李瑜,怕他难过还安慰了一句。
“但凡只要是上了榜的,名次排第几是最不重要的。”
“好好读书,本官在京师等着赴有你的琼林宴。”
说罢便笑着离去了,吴景诚则是满脸羡慕地道。
“子璇兄,你说你这人的运道怎么就这般好,王巡按可是陛下眼前的红人,据说他连宰辅大人都敢骂。”
得了这样人的注意,他好兄弟的前程还用多说吗?
李瑜:“……我觉得还是你运气好,天天睡那么香还能中,你要是天天苦读说不定就将宁三郎都比下去了。”
望着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宁源,李瑜也不明白为何王巡按独独待他青睐有加,可惜他也不能看看宁源的卷子。
吴景诚注意到了什么:“子璇,那个于光居然也过了院试,乙等三十六名,他怎么考三次才考这个名次啊?”
怪不得人家姑娘不愿意呢,光这个就不如他未来的舅老倌儿。
李瑜见状微微一笑,心里还是隐隐有些小小得意的。
毕竟能得白富美喜欢,难道还不能允许他得意一番吗?
“只要是能榜上有名的,考什么名次其实并不重要。”
将王巡按的原话转述过后,李瑜便准备回去收拾好东西回家,吴景诚自然也是跟着他走。
“名次重不重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咱们县尊只怕是脸都要笑烂了,有些县一个生员也没有,可咱们县一口气却出了两位生员呢。”
听说上一位中了秀才的读书人,县尊大人可是给了一百贯做为奖励,也不知道他们今年还有没有。
“谢先生的脸也要笑烂了。”李瑜想起贪财贪得有些可爱的谢先生,大笑道:“谢先生的束修肯定翻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