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茶会上被云璃月婉拒后,太子心中的怒火便如汹涌的岩浆,在心底肆意翻涌,一刻未曾平息。他自幼养尊处优,身为储君,向来予取予求,从未遭受过这般公然的违抗与羞辱。在他狭隘而自负的认知里,云璃月的拒绝无疑是对他至高权威的公然挑衅,这让他的自尊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这份羞辱如同附骨之疽,令他日夜难安,复仇的念头如藤蔓般在他心中疯狂生长。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不择手段地展开暗中报复,誓要让云璃月和侯府为他们的“大不敬”付出惨痛代价,迫使云璃月乖乖屈服,成为他后宫中任他摆布的一员。
太子的亲信们在他的严令下,如同嗅到血腥味的恶狼,倾巢而出,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展开了一场细密而险恶的调查。他们动用了各种人脉与资源,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只为搜罗到能够将侯府置于死地的所谓“证据”。经过一番紧锣密鼓且不择手段的运作,终于拼凑出了一些牵强附会、真假参半的所谓侯府“不法行为”的证据。这些证据,在太子迫不及待的报复心理驱使下,已然成为了他向侯府发动攻击的“利器”。
首先,太子凭借自己在朝廷中盘根错节的势力,精心导演了一场朝堂上的弹劾大戏。早朝时分,金銮殿内气氛庄严肃穆,群臣依次而立。然而,在太子的授意下,几位平日里对他阿谀奉承的官员突然出列,他们神情激昂,言辞凿凿,向皇上弹劾侯府。他们指控侯府在一系列商业往来中,凭借其在京城的显赫地位和庞大势力,采用了诸多见不得人的手段打压同行。他们声称侯府恶意操纵市场价格,囤积居奇,致使许多原本经营良好的中小商户陷入绝境,纷纷破产倒闭,京城的商业秩序因此被严重扰乱,百姓生计也受到了极大影响。为了让这场弹劾显得有理有据,他们呈上了经过精心篡改和歪曲的账目记录,这些账目被涂抹得面目全非,每一处改动都指向侯府的“罪行”。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几个被重金收买的证人,这些证人在朝堂上战战兢兢却又按照事先的编排,一口咬定侯府的种种恶行。整个弹劾过程,他们配合默契,仿佛侯府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
皇上听闻这些弹劾,原本威严而平静的面容瞬间阴沉下来,龙颜大怒。侯府作为朝廷的重要勋贵,一直以来备受恩宠,如今竟被指控犯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