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知道你家里的情况,前不久知道了,大老爷亲自派了府里的管事到临平去,将你父亲所卖的地产都赎回来了。听说老三还想盖新房子,我又让人送了些财帛去。”
花百娆微笑着听,不时出言感谢。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恩情。
“我家的日子,竟然到了需要变卖田产的地步了吗?”
记得当初,府里给了花老爹一笔钱财。哪怕要为花老四娶妻、哪怕去年秋收被官府征去了大半的粮食,但有了那笔钱,应该也能好好度日了。
需要用卖田维持生计,难道家里又出了大事?
只听大太太道:“还不是你爹糊涂,要为你四哥寻个差事,听信了别人的话,差事没寻到,反倒叫人家骗去了不少钱财。不过,你也无需担心,大老爷已经签下了公文,不日便下发到临平,让临平知县好好查办此事。”
看吧,这世道果然如此。有权有势就是好,穷人难以解决的事,大权在握之人轻易就能办到。
且不说那些大道理,大太太告诉花百娆这些事,是需要她的感激的。她当然不能无动于衷,而要感激涕零了。
最后又说了秀娘的近况。
“老太太把秀娘留在了自己院里,她这人哪,有些木讷,但有老太太护着,别人倒也不敢欺负她······”
事实怎样,大太太的话,花百娆不会尽信。当初她在府里时,都没能护着秀娘不受欺负,如今她不在,总有些人欺软怕硬,怕是老太太也懒得管下人们的事。
但无论如何,大太太在她面前报喜不报忧,花百娆依然致谢。
“母亲,女儿有一事相求。”
大太太笑着道;“但说无妨。”
“我出嫁那日,能否让秀娘跟着我一起去?”
“陪嫁的婢女已经定下了,便是木槿和凌霄两个,再加一个,就不成双了。若是安排四个陪嫁的婢女,你的位份又不够。”
“母亲、姑母,”花百娆在二人的面前跪下来,娇声乞求:“娆儿从未求过你们什么,就这一件事,能否想想办法。”
“也罢,”良妃先是心软了,“这也不算什么难办的事。既然不能再加一个陪嫁的婢女,便等你嫁过去之后,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