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
一大早村民们便忙碌着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热热闹闹的。
乡间小路上时不时传来孩童追逐打闹时的嬉笑声,再远一些,隐约能听见鞭炮响。
在屋檐悬挂上艾草,沈肃清就回屋煮个粽子的功夫,再端着盘出来,原本坐在院里小口小口啜饮着菖蒲酒的小姑娘就不见了。
沈肃清愣在原地简直摸不着头脑。
孩子又跑哪疯去了?
篱笆院门口,旺财正露着一口雪白的牙跳起来朝沈肃清猛招手。
“二狗哥!二狗哥!嘿嘿走啊出去玩去,看戏去。”
在他旁边还站着挎了一篮子粽子的苏筠以及其他几个幼时的玩伴,大家亲昵的挤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如出一辙都挂着灿烂的笑。
不等沈肃清应声,几人便热情的涌进来簇拥着一头雾水的沈肃清往村口方向走。
等…等等,他还要找阿纸呢。
沈肃清很想挣扎,但热情难却的情况下他愣是没能抽出身。
沿途尽是眼熟的远亲长辈,彼此笑着互相打招呼,就连苏先生也从县城里赶了回来,笑眯眯的端着茶盏坐在院门口慈爱的看着年轻人们。
一路到村口,泥地上尽是鞭炮炸开后残留的红纸屑。村口挤满了人,巨大的老槐树上挂满了祈愿用的红绸带,树下,搭建出的简陋戏台上老者们正最后一次排练着乐曲。
人潮中满是笑声、新点燃的炮声,两侧不高不低的梨树梢上爬着几个占据好位置看戏的孩童,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麦芽糖渍。
姹紫嫣红开遍,龙灯舞吉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哎!!戏开场了,走走走二狗哥,咱们挤到前边去。”
旺财不由分说的就拉着还在试图去找孩子的沈肃清挤到了戏台最前面,红幕布被拉开,刹那鞭炮声又响,艳红花瓣吹满地。
在锣鼓唢呐声中,穿着绯红色官袍的状元郎堂堂登场。
头戴乌纱帽,胸前绣着一品仙鹤,清瘦的身姿硬是撑起了这身旧袍,眉眼一动一笑皆是独属于少年郎的恣意与潇洒,神气十足,春风得意。
沈肃清瞳仁颤了颤,瞬间不再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