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条弹幕跃入眼帘:
“那梦境和求生意识有关联吗?有时候做噩梦会被吓醒,感觉梦里也在拼命求生。”
骁睿眉头微挑,看向洛尘:“洛尘,在探究了艺术创作与求生意识的联系后,我们走进人类精神世界中更为神秘的梦境领域。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梦境这种虚幻场景里的求生反应,背后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洛尘轻敲桌面,稍作思考后回应:“从神经科学角度,梦境是大脑在睡眠状态下的神经活动产物。
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部分区域依旧活跃,会随机整合记忆碎片、情感体验与当前身体状态等信息,构建出梦境场景。”
骁睿疑惑地问:“那这和求生意识有什么关系呀?”
洛尘继续说道:“当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压力、恐惧等与生存相关的情绪体验时,这些信息可能在梦境中被激活。
例如白天目睹了一场车祸,大脑对危险的应激反应被触发,夜晚睡眠时,相关神经回路持续活跃,就可能在梦中构建出类似危险场景,让人产生拼命求生的感觉。
这与现实中生物面对危险时激发的求生本能类似,只不过发生在大脑的虚拟情境中 。”
骁睿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从心理学层面呢,又该怎么解释?”
洛尘接着分析:“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梦境中的求生情节,或许是潜意识对现实生存焦虑的一种映射与排解。
通过在梦境中模拟应对危险,大脑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演求生策略,缓解现实压力,增强个体应对生存挑战的心理准备。”
骁睿好奇地追问:“能举个具体例子说明一下吗?”
洛尘回答:“比如长期处于职场高压环境下的人,可能会梦到自己在迷宫中奔跑躲避追赶,成功逃脱后会有一种轻松感,这其实是潜意识在借助梦境处理工作中的竞争压力。”
骁睿又问:“那不同的人,在梦境中的求生反应会不一样吗?”
洛尘回应:“就个体差异而言,性格外向、善于应对压力的人,在梦境中的求生反应可能更具主动性和冒险性。他们或许会在梦中主动寻找危险的根源并尝试解决,反映出其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