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神微微点头,继续提问:“大家知道‘伟大复兴’这个口号是何时提出的吗?是 2012 年。”】
【“年龄稍长的朋友,不妨分享下那时互联网的舆论环境。”】
……
许多资深观众踊跃留言,分享对十多年前互联网的记忆。
“那时的互联网,三个字概括:不自信。”
“爱国的人是少数,‘五毛党’和‘带路党’占据主导。”
“当时网上流行‘外国生活就是天堂’,天天有人晒在国外的‘美好生活’,贬低国内的一切。”
“一有国产企业出新产品,下面全是冷嘲热讽,说肯定比不上国外的,根本不给成长机会。”
“体育赛事要是中国输了,就被骂得狗血淋头,赢了也被说运气好,外国选手才是实力强。”
“有人去国外旅游一趟,回来就各种炫耀,还嘲笑国内旅游景点又挤又没档次 。”
“对国内的政策改革,不管好坏,上来就是一顿批,盲目认为国外的政策才合理 。”
……
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回忆。这十年间,互联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那些贬低同胞、抹黑祖国、吹捧欧美的言论,如今已无人附和。
骁睿看着这些弹幕,不禁陷入沉思,随后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洛尘,看到大家对如今国家发展的自信表态,再想想十多年前互联网上的舆论环境,反差实在太大了。
那时候,网上到处是对国产产品的贬低,说国产货质量差、没技术含量;对国外产品却盲目追捧,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比较圆。
像国产手机刚起步时,很多人嫌弃它卡顿、外观丑,认为只有苹果、三星才代表高端与品质。
而在汽车领域,国产汽车被批油耗高、技术落后,人们挤破头也要买进口车,觉得开进口车才有面子。
还有化妆品行业,国外品牌被捧上神坛,国产化妆品则被视为廉价、效果差的代名词。
更夸张的是,连马桶盖都要去日本抢购,认为日本产的质量远超国产。
在电子产品方面,kdle刚进入中国时备受追捧,大家觉得它是高端阅读的象征,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