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在群众里散布谣言,说学堂之所以坍塌,是因为长公主借此贪污银两,用了劣质材料,才导致工匠白白丧命,而她贪污下来的银钱,都被长公主藏在了慈幼院,用来打点朝中大臣,意图夺权。
而那些慈幼院里的女子,是长公主为拉拢权贵而设,里面的女子都是被长公主诓骗来的,做了权贵消遣的玩意,根本不是什么好去处,而是脏污不堪的虎狼窝。
宫门前出现不少百姓,说自己的女儿、妻子、妹妹都被睢阳长公主骗进那虎狼窝,不得逃脱。
一时间民众请命,要求昭仁帝严惩睢阳长公主。
墙倒众人推,长公主一派的大臣也受到牵连,弹劾的折子如雪花般递到昭仁帝的手上。
还有些听信谣言之人,潜伏在慈幼院附近,意图纵火,被长公主的亲卫抓到,才没酿成大祸。
慈幼院本都是些手无寸铁的妇孺,担心有人对其不利,睢阳长公主派了亲卫守在慈幼院门前,不准任何人靠近。
这也给了淮南王可乘之机,安排人去慈幼院门前煽动百姓,说睢阳长公主做贼心虚,才不叫人进慈幼院一探究竟,民众更为激愤。
事态愈演愈烈,昭仁帝不得不召睢阳长公主进宫,调查事情始末。
进宫前睢阳长公主叮嘱兰珍玉注意淮南王的动向,便孤身入了宫。
兰珍玉担心淮南王在公主府做手脚,在公主府守了几日,夜里突然收到青鹞司的传信,说长公主传她秘密进宫一聚。
彼时兰珍玉正与鸢娘一道商议应对之法,这密信来得蹊跷,二人一度怀疑此信的真实性,但无论是信上的私印,还是纸张上的暗纹,和青鹞司惯用的暗号,都不存在任何差池。
鸢娘再三查验,此信确实出自长公主之手。
即使如此,兰珍玉也未贸然行动,而是静等宫内眼线的消息。
这一等便是一天。
燕来匆匆赶来,说淮南王安插在兵营的五千精兵眼下已抵达宫城下,意图谋反,而御林军被调离宫内,守宫门的早被淮南王换成了自己人。宫内的线人也传来消息,说昭仁帝病重,宫中局势已被淮南王控制住,就等亲兵进宫,迎淮南王登基。
出自青鹞司的消息不会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