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领着人赶回京城时,昭仁帝对睢阳长公主的围剿已经告一段落。
睢阳长公主造反的消息,被昭仁帝用铁腕手段压制在宫内,没流传出去。
日升月落,勤政殿门前的石阶被鲜血浸染,慢慢干涸,昭示着一场宫变的结束。
宫墙内历经胆战心惊的一夜,宫墙外的人睁眼时,又是忙碌的一天。
刀光剑影,只是当权者之间的游戏。
谢晗被押回京城,得知睢阳长公主被软禁在鸾凤殿内,而她母亲兰珍玉此刻被关押在天牢,生死不明。
许是念及与侯府老太君的情分,再加上眼下比起收拾谢晗,入宫保住睢阳长公主是更要紧的事,太后直接大手一挥,让人将谢晗带去跟兰珍玉关押在一处。
谢晗一进牢房,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她扑过去,看到兰珍玉身上的血迹落下泪来:“娘亲……”
兰珍玉擦去她的眼泪,宽慰道:“不过一些皮外伤,不碍事。”
谢晗压下眼泪,询问兰珍玉事情经过:“娘亲,长公主殿下怎会突然造反?”
“我们被淮南王设计了。”
据兰珍玉所言,自太后启程前去五台山礼佛,淮南王就不断给睢阳长公主找茬。
这些时日睢阳长公主在准备来年女子春闱之事,先在京城境内试点举行会试,选拔参加春闱的人才。
但被长公主挑中的人,不是莫名不见踪迹,便是自动放弃春闱名额。
一经调查,发现这些人或得到淮南王许下的好处,或被淮南王一番威胁,最终决定放弃春闱,导致长公主不得不重新组织人会试。
可那些想参加会试的女子见淮南王在前阻拦,也都望而却步,不敢应长公主之约。
睢阳长公主自然也不是能受气的主,她以牙还牙让人曝光淮南王管辖的户部账目出问题,淮南王因此破天荒地被昭仁帝问责,减了几分嚣张的气焰。
本以为淮南王会消停些,不料几日后,睢阳长公主监工修建的女子学堂因用工不当,建到一半的学堂轰然倒塌,砸死了不少工匠。
民间对办女子学堂一事本就不甚赞同,此事一出,更是激起民愤,那些死了男人的工匠家人纷纷冲进学堂,阻止学堂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