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的这套房子倒是非常符合周家人的要求,前面是个小铺子,不大,但是够用,后面是两间厢房带着一个小院子,也够住。
只是这么小小的一个院子,一年的租金竟然要50两,这还是周昭讲了半天的价钱才少了十两。
周木暗暗咂舌:“一年的租金便这样贵,到时不能回本怕是要亏大发了。”
在找房子期间,周木也是见识到了京城的繁华贵气,天南地北,各种好吃的好玩的都能在此处找到,她还是有些担心单单靠着豆腐脑打不出名声,做不起生意。
周昭却不这样认为,她在找房子期间也在京城内几家做豆花的铺子转了几圈,确实有做得不错的,毕竟能在京城做起生意的,肯定有点本事。
但是周昭自信自家推出的菜品会更新奇,更好吃,且口味多样,更能满足南来北往的食客。
房子租好后,几人又合理打扫了一番,周昭还找了个泥瓦匠将里面破损的地方修缮一番,用来做生意,破破烂烂的像什么样子。
所以到了京城大约十日,周家的铺子才开业,门口挂了一张长长的条幅,上面是周淇写的招牌。
“周记豆花铺。”
周淇的字体清癯劲瘦,很是好看,多年来不懈怠地练字这时总算派上了用场。
因为刚开始,便没有请伙计,到了开业地那天,周木和李氏早早起来,开始准备今天要卖的东西。
周木负责准备豆花,李氏负责调料的配置,因为是第一天,周昭自然也随着早起,在一旁监督。
质量可不能出差错,就算今日只有一位客人,也要凭着好口味让她成为回头客。
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做成后,周昭让一半放入凉水中冻着,然后在纸做成的两指宽的小碗中加入配置好的甜水,里面加了甘草汁和蜂蜜,味道很是清甜。
甜口的她准备了蜂蜜和白糖两种口味,蜂蜜清甜,白糖甘甜,各有风味。
其他的还有咸卤汁,这是周昭自己熬的,浇上后洁白的豆腐脑变成深棕色,切成一块块的小方块看起来像是卤肉一样,味道浓郁香甜。
还有一种便是辣味的,红彤彤的油泼辣子浇在白白的豆腐脑上,再淋上香醋,酱油,盐,生姜水,口感层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