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潭让人回营牵出马,拖着两门炮来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地。
从这里望过去,河对岸的倭军营地是尽显眼底。
此时天已经全黑下来,十几名士兵拿着火把将周围搞得灯火通明,完全不影响操作火炮。
倭军大营里此刻仍处于小混乱中,一队队士兵拿着火把里出外进的好似在寻找着东西。
杜玉霖抿嘴一笑,找炮呢呗。
刚才留守在炮旁的几个人都被他用雷管炸死了,嘎嘎新的四门炮就那么凭空消失,换谁也肯定想不明白啊。
啊,其实还不止四门炮,还有两把马克沁重机枪也被他给顺走了,若不是空间剩余的容量不足了,他还想再多拿点东西呢。
四门炮、两挺重机枪,他拿出其中两门炮作为给马龙潭的礼物也算够意思了。
剩下的还得带回去给曾宝奇看看,配合着系统发的设计图,将来在白城就能造自己的大炮喽,再说一下子都拿出来了他也不好解释。
吴禄贞在靠左的那门炮前鼓捣着,调试一下这、摆弄一下那,只是看向弹药箱里炮弹的眼神有些迷茫。
马龙潭和三名管带则靠后站着,他们对炮是完全外行,此时就只能做观众了。
杜玉霖走到另一门炮一旁,弯腰将手伸进弹药箱内。
这门 75 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因为是早期型,所以采用的仍是分装式炮弹,需要分别装入弹丸和发射药筒才能射击,如果没有专门接受过训练是很难处理的。
凭着头脑中菅原的记忆,杜玉霖干净利落地将炮弹装入火炮,完成了前期准备。
一旁的吴禄贞仍在发愣,他毕业时沙倭战争都还没开打,并未直接碰过这门炮,对分装弹的操作就更拿不准了,此时又担心操作不慎会出危险,只能不时地回头看看杜玉霖怎么做。
见人家弄好了,他倒也不死要面子,双手一摊。
“甘拜下风啊,杜大人对火炮何止是了解一点点啊。”
杜玉霖笑着过来,开始动手帮吴禄贞装炮弹,并有意放缓动作让对方跟着自己学。
“咱们今天啊,只比打得准不准,装炮弹不算数。”
几下子折腾就弄好了,然后他退回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