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与几名管带合计了半天,也没合计出来个四五六。
他们现在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里。
探路的“跑拔子”,要么被马匪打死、要么被狼群咬死,可出去人多了又太招摇,根本探不到有用的消息。
若是带着一大群骑兵瞎撞,不但耗费巨大,对士气打击也不小。
那干等在这?又会像今天这样被人夜袭。
这仗打得简直都腻歪死人了。
最有用的主意还是孙烈臣前几天提出的那个,便是去请张作霖在八角台的好兄弟安遇吾出山。
此人交友遍天下,东北和蒙省的朋友就更多了,若他愿意来给他们做内应,肯定能找到牙签驱大本营的准确位置。
到时候调动全体军队直捣黄龙,总要比现在这局势主动得多啊。
起初张作霖是不同意这么做的。
派人到对方那去做内应,道上有个专门的词叫“插千”,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被对方察觉,肯定就是个不得好死啊。
人家安遇吾还有俩儿子呢,真出事了实在过意不去。
但随着这个把月剿匪不顺畅,张作霖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件事了,朋友固然重要,可手下几千张嘴跟着他混饭吃,不豁出一头去是不行的。
终于在六天前,他还是派出了两名同是出身八角台的哨官,带着自己的信去请安遇吾了。
张作霖只祈祷这事能办成了,过了这一关让徐世昌高看自己一眼,前面的仕途可就算见亮了。
历史上,张作霖确实把这宝押对了,他用安遇吾的命换来了马匪藏身处的准确位置,并在七月份带兵大破牙签驱,一举扭转了巡防营在草原的颓势。
可当下这一世,事情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因为安遇吾的大儿子安庆余,此时正马不停蹄地赶在回家救父的路上。
姚南县剿灭完满铁分部的小鼻子后,安庆余只是简单收拾一下,就向八角台狂奔而去。
张作霖部本来驻扎得就更靠南边,他生怕晚了一步,就来不及阻止张的使者了,只要让父亲看见那些人,自己用八匹马都拉不回他了。
安庆余为了能加快赶路,还多带了一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