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霖看着马前这白衣少年,估摸年纪到不了二十岁,生得真可谓是仪表堂堂、英气逼人啊。
哎呀,咋不把自己穿越到这具好皮囊里呢?
安庆余?
这是安遇吾的儿子啊。
难道,这就是他说要送自己的礼物?
他还真猜得没错。
安遇吾在回到八角台家中后,便将夫人和长子安庆余叫到身边,讲述了去找杜玉霖麻烦这事情的经过,对杜玉霖以德报怨的行为和谈话时展现出的才华都大加赞赏。
听完他的叙述,夫人、大儿子也都觉得这人确实是个英雄。
见大儿子安庆余也认可这人不错,安遇吾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去青马坎投奔这杜玉霖。
一来,算是替父亲还了对方不杀的恩情。
二来,安遇吾真心觉得这杜玉霖是个人物、未来可期,儿子若是跟了他,前途便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
这在安遇吾看来可是一举两得的事。
安遇吾的夫人一听还是心头舍不得,大儿子安庆余懂事明理,她真不想让孩子去参军,过那提心吊胆的军旅生活。
但父亲的这个建议却让安庆余动心了。
他本就是好动的性格,自幼酷爱练武,后来又把枪法练得精准无比,一身本事比他父亲安遇吾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这大乱之世,北有沙国大鼻子,南有倭国小鼻子,已对东北形成夹击挤压之势,可算是这片黑土地的生死存亡之秋。
安庆余正是热血的年纪,空有这一身本领,若只能在这田间荒度余生,在父母的羽翼下过活,他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母亲总担心他太气盛惹出大祸,他却认为若不气盛那还叫个年轻人么?
只是他原本一直都以为,父亲会把自己推到张作霖那边去,但没想到此次回家,竟是要他投奔那杜玉霖。
听父亲说,杜玉霖好似还很年轻,何以让他如此高看啊?
野心作祟,好奇心驱使,安庆余主动安抚住母亲,承诺自己先出去看看,如果这杜玉霖不值得追随,他一定再回到母亲身边继续尽孝。
儿大不由娘,丈夫、儿子都一个主张,她一个妇道人家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