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哥,你可真能吃,连那边打把式卖艺的大牛哥,也就吃两碗呢。”
摊老板的孙子,送完杜玉霖这桌后就没离开,坐在他对面,眼巴巴看着他吃完三大碗馄饨。
杜玉霖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他总是忘了现在自己的模样也才十几岁大而已。
“我啊,是饿急眼了,”杜玉霖拍拍肚子,又拍拍后背,“这,和这,都要贴到一起了。”
这逗得孩子笑起来,跑到爷爷那把这姿势学了一遍。
“爷,我的这和这也贴一起了,你给我点好赫吃吧。”
赫就是“好吃的、小零嘴”的意思,老人家一摊手,“要钱没有,菜板子上还有点肉馅,要不你生吃了?”
男孩噘着嘴坐回来,拄着胳膊又看起了杜玉霖来,还是这位眉清目秀、说话有意思的哥哥顺眼。
吃饱喝得,杜玉霖掏出了张面值一元的银元票,递给了男孩。
“拿去吧,剩下的钱,就当哥哥给你买赫了。”
接过银元票,男孩有些懵,他没见过这样的钱。
于是,拿着钱过去找爷爷,很快,那干巴瘦老头边擦着手边小跑过来,满脸都是赔笑。
“哎呦,这位小爷,您这是拿错了吧,孩子不认得这钱,您可别怪啊,这馄饨就当小老儿请客了。”
银元票,是当时总督徐世昌主抓东北钱币改革后发行的纸币,一元钱面值的银元票就等于一块银元。
一银元是什么概念?
一个工人工作一个月,也就六、七块钱元。
一个银元能换几十斤米。
杜玉霖给的钱,显然远远超出了三碗馄饨的价格,老头子摆摊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人用这么大票付馄饨账的。
最重要的是,能出手这么大方的少年,背后的家族得多深不可测?
在这三不管的白城子,有官、有商、有匪、有洋人,多方势力揉杂在一起,得罪哪一面,都不是他个卖馄饨的能承担得起的。
现在他只想赶紧把这位小爷送走,少惹一事就是一事。
见对方因为一块钱吓成那样,杜玉霖有些好笑。
同时也不免唏嘘,国家得是多没安全感,才会逼得百姓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