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 第8章 南朝刘宋 宋顺帝刘准(1/4)
    我光着脚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上,脚底的石砖还带着昨夜秋雨的凉意。十月初九的建康城飘着薄雾,远处宫墙外隐隐传来马蹄声。萧道成的亲兵把守住了所有宫门,他们腰间新打的环首刀在晨光里泛着青光。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是升明三年,我十三岁,身上穿着不合体的十二章纹衮服,后摆拖在台阶上沾了露水。这是我最后一次穿着皇帝冠冕,再过半刻钟,我就要念完禅位诏书,把传国玉玺交给那个站在丹墀下的紫袍老头。

    那年我九岁被扶上龙椅时,朝堂上还站着不少刘氏宗亲。我的堂兄刘昱刚被杨玉夫砍了脑袋,宫里到处都是凝固的血迹。我还记得被牵进太极殿那天,萧道成的手掌又厚又热,像块刚出蒸笼的栗子糕。他跪在我面前说\"请陛下临朝\",膝盖压着地砖发出咯吱响。其实我知道,真正说话管用的是他身后那排铁甲卫,他们腰间的刀柄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血沫子。

    最开始那两年,萧道成还愿意做做样子。每月朔望大朝,他总穿着玄色朝服站在百官最前头,宽大的衣袖垂下来能遮住手背。我坐在龙椅上晃着腿,听他操着浓重的兰陵口音念奏章,底下那些尚书令、侍中们就像庙里的泥胎木偶。有时候朝会结束得早,他会让宦官端来蜜渍梅子,说是他夫人亲手腌的。那梅子齁甜,吃得我牙根发酸,可我不敢吐出来——萧骠骑送来的吃食,就算是毒药也得咽下去。

    建康宫里到处是萧家的眼线。我的贴身宦官陈保,每天夜里都要去萧府后门递消息。有次我故意把练字的竹纸扔进火盆,第二天萧道成就送来了十刀上好的藤纸。那年冬天特别冷,我在寝殿里裹着狐裘写《孝经》,手冻得通红。萧道成派人在殿里加了四个铜炭炉,青烟熏得我直流眼泪。我知道,他这是要天下人都夸他忠君体国。

    十二岁生辰那天,宫里破例让我见了母亲陈太妃。她被人搀着从西州城过来,发髻上插着去年我送的白玉簪。我们隔着珠帘说话,她问我现在读什么书,我说正在学《汉书》。其实我没敢告诉她,萧道成上月撤换了所有讲经博士,新来的夫子只会教我写\"天下归心\"之类的文章。母亲临走时塞给我个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那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丹阳郡王府的日子,墙角的桂花树每到秋天就落满院子。

    禅位前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