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后期制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每一个细节都被团队成员精心打磨。在剪辑室里,苏然和剪辑师李明正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观看影片的粗剪版本。屏幕上,林悦和亚历克斯的精彩表演在不同文化风格的音乐与舞蹈交织中不断呈现。
“李明,这段音乐与舞蹈的衔接部分,节奏再紧凑一些,让观众更能感受到艺术碰撞的火花。”苏然指着屏幕,认真地说道。
李明推了推眼镜,点头回应:“苏导,我也觉得这里可以再优化一下。我尝试把音乐的鼓点提前半拍,配合林悦转身的动作,您看效果会不会更好?”说着,他熟练地操作着剪辑软件,调整着音视频的时间轴。
新的片段播放出来,苏然眼睛一亮:“就是这个感觉!这样一来,情感的递进更加流畅,艺术融合的瞬间也更具冲击力。”
与此同时,音效团队也在为电影的配乐做最后的润色。音乐工作室里,亚历克斯和音效师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让音乐在不同文化元素之间过渡得更加自然。
“我觉得在这段中国古典舞的配乐中,可以加入一些非洲音乐里的节奏型,让两种风格更巧妙地融合。”亚历克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节奏。
一位音效师提出疑问:“可是这样会不会破坏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呢?毕竟两种音乐风格差异很大。”
亚历克斯笑了笑,解释道:“我们可以用现代音乐制作技术,将非洲节奏进行弱化处理,作为一种隐藏的节奏底纹,再不破坏古典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增添一份独特的活力。”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制作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的配乐逐渐成型,不同文化风格的音乐在巧妙的编排下,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仿佛一首跨越时空的艺术赞歌。
电影的宣传工作也同步展开。苏然和夏晴带领团队参加各种国际电影节和艺术展会,向全球的媒体和观众介绍这部即将上映的作品。在一次国际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齐聚一堂,闪光灯此起彼伏。
“苏导,这部新电影与您之前的作品相比,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一位美国记者率先提问。
苏然微笑着回答:“这次我们聚焦音乐与舞蹈的多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