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于家屯这片柞树林长得特别好,
公社也很在意这个事情,毕竟于家屯如果把这事儿做好了,公社也是有好处的。
接着就是选出学习养蚕的人选,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家屯养柞蚕的活计全都定好了。
那些身体比较弱的劳动力,比如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是怀着孩子的孕妇,还有些身体有些问题的人,负责上山养蚕。
上山走一圈,也比下地强,而且工分都是一样算的。
平日里,家里的劳力下地干活了,这些人也是要割点猪草,上山捡点柴火的,基本不可能真的就在家里闲着。
如今也是上山,养蚕的同时还能顺便捡了柴火、割了猪草,甚至还能采些野菜野果什么的带回家,而且还能多些工分,可把于家屯的村民们乐坏了。
村长也高兴得不得了,于家屯的劳力利用率算是大大提高,既没有影响到地里的活计,更不耽误养蚕。
专家们已经给这些人培训完了。
干活这事儿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理论知识,只要能赚工分和粮食,再怎么蠢的人都会卯足劲儿去学。
而且这时候的专家是真专家,不会拿书本上的文字来糊弄村民们,都是用大白话给大家伙儿进行培训的。
所以就算是不怎么识字的村民,对于养蚕的方法也掌握了大半。
隔壁几个屯都眼红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这活儿已经被抢走了,只能怪自己屯里的干部们没有远见了。
于悦也已经把缝纫机给买回来了,是村长帮忙运回来的。
找了个周日,宋轻雨,黄婶子和于悦骑着自行车到了县城,又从县城坐车到了市里。
这是宋轻雨第一次体会到交通不便的麻烦。
虽然骑自行车到县里只要半个小时左右,但是从县里坐车到市里,得差不多三个小时,而且去市里的班车一天只有两趟。
她们为了赶车,天不亮就从于家屯出发了。
那车也颠簸,宋轻雨这个从不晕车的人,都被颠得有点受不住,自己疯狂掐穴位,才算是好受了些。
幸好上辈子选修中医的时候,她也好好学习了。
来到市里,刚好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