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纸糊的一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惊慌失措地节节败退。魏国的百姓们得知胜利的消息后,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整个国家沉浸在一片欢乐和喜悦的氛围之中,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然而,兴奋的浪潮很快退去,苏瑶迅速地冷静了下来。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理智地分析眼前的局势,这才清醒地意识到,制造现代武器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要艰难得多,简直是荆棘密布。
首先面临的就是材料难题。手枪和冲锋枪的制造,需要质地坚硬、韧性极佳的精钢来打造枪身。但以战国时期的冶炼技术水平,想要炼制出这种符合要求的精钢,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因为技术的局限和材料的不足而以失败告终。而大炮的制造,更是需要大量特殊的合金材料,这些合金材料不仅需要具备耐高温、耐高压的特性,还得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可在这个时代,这些特殊材料根本无处可寻,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毫无头绪。
即便幸运地解决了材料问题,制造工艺这道难关,也如同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山峰,横亘在她的面前,难以跨越。现代武器的制造,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如先进的数控机床、精密的锻造模具等,这些设备能够确保武器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同时,还需要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激光切割、电子束焊接等,这些工艺能够保证武器的质量和性能。然而,在战国时期,工匠们手中只有简单的锤子、凿子、火炉等工具,他们依靠的是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技艺。要凭借这些简陋的工具和传统技艺,制造出如此精密复杂的现代武器,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其难度可想而知。
弹药的问题,同样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子弹和炮弹的制造,需要特定的火药配方。现代火药的配方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具有高能量、低敏感度、稳定燃烧等特性,能够确保武器的威力和安全性。而战国时期的火药,虽然已经有了雏形,但与现代武器所需的火药相比,无论是在威力上,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相差甚远。要研制出适合现代武器使用的火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对各种化学物质的比例进行精确的调配和测试。然而,苏瑶现在既没有专业的实验设备,如高精度的天平